昨天,全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(江蘇)建設推進會舉行,蘇州生物醫藥分中心亮出了建設“路線圖”:未來,將圍繞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發展的核心任務,打造創新藥和醫療器械“原創成果→概念驗證→中試試驗→規模生產”全鏈條高校技術轉移模式,構建生物醫藥領域全國高校師生創業學習、聯合研發、接軌市場的主要承載平臺,努力成為全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的標桿和典范。
9月中旬,教育部和江蘇省人民政府簽署協議,共建首個全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,以南京、蘇州為核心承載區,首批確定生物醫藥、信息通信、先進材料三大產業方向。其中,蘇州生物醫藥分中心落戶在園區的生物醫藥產業園四期。昨天的會議上,蘇州生物醫藥分中心明確了將在強化工作推進機制、公共平臺支撐、產教對接融合、體制機制創新和資源要素保障等5個方面發力。
在強化工作推進機制方面,園區將完善蘇州生物醫藥分中心組織架構,適時設立由該中心與參建高校組成的聯合工作專班,推動形成“1+2+N”聯動推進體系,為高校技術轉移轉化提供集群式、全流程、全要素、全天候服務。其中“1”為BioBAY,“2”為技術轉移轉化分中心、生物藥國創中心,“N”為公共技術服務平臺。在公共平臺支撐方面,園區將圍繞概念驗證、中試孵化、賦能加速等關鍵環節,持續加大資金投入,搭建完善“一站式”“全鏈條”公共轉化平臺體系。同時,優化既有公共技術平臺及設施設備的運行機制,優先面向參建高校提供個性化、定制型服務;發揮園區生物醫藥綜合服務中心、企業發展服務中心等公共服務平臺作用,主動靠前為項目團隊送政策、送服務。
蘇州生物醫藥分中心將進一步強化產教對接融合,推動協同攻關;鼓勵參建高校參與重大任務建設。推動校企協同育人,在已建專碩基地基礎上,推進與參建高校開展卓越工程師培養,依托獨墅湖青年創新創業港,針對轉化團隊中的學生組織創新創業教育、實踐。
接下來,園區將加快研究出臺促進高校技術成果在園區轉移轉化的相關政策,給予全方位配套政策支持。支持高校聯合企業、科研院所組建創新聯合體,采用“揭榜掛帥”“賽馬制”形式遴選項目給予支持,鼓勵企業“出卷”,高校和企業共同“答卷”;充分發揮市、區已設立的各類國資和市場化基金優勢,探索設立生物醫藥概念驗證基金和“撥投結合”成果轉化基金,對早期科研成果予以更多支持。
駐園區首席記者 董捷
《蘇州日報》2024年09月25日A03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