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原創技術到產業化,這之間的鴻溝如何跨越?蘇州工業園區開出“良方”——依托全國高校生物醫藥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(江蘇蘇州)(以下簡稱“區域中心”),園區建立全流程服務體系,出臺專項政策,打造一流產業生態,并專門設立2億元概念驗證基金,擁有國資投資的市場化可投早期項目基金近200億。
日前,區域中心赴港參加2025江蘇—香港技術創新合作大會,并實地拜訪香港大學、香港中文大學、香港科技大學、香港理工大學、香港城市大學及香港浸會大學等高校,并探討深入合作。目前,區域中心已成功“牽手”香港理工大學、香港城市大學,將依托成熟的技術轉移轉化平臺和豐富的市場資源,幫助香港高校將生物醫藥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生產力。
“原創技術和產業化之間的鴻溝常被形容為‘死亡谷’。創新藥研發周期長、投資大、風險高,一款創新藥從研發到上市,過程很艱難,有的長達10年。”區域中心負責人表示,想要跨過“死亡谷”,資金、政策、服務缺一不可,而區域中心正是為此而生。推動創新技術落地,不是一錘子“買賣”,而是需要持續不斷地孵化、培育、對接和服務。
以香港理工大學為例,雙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后,區域中心將協助香港理工大學教授團隊找場地、找基金、找保障,后續還將邀請教授團隊來蘇參加BioMatch系列交流會、精英周海外專場等會議活動,精準對接技術供需,推動更多實驗室技術走向產業化。
目前,園區生物醫藥產業園聚集著600多家生物醫藥企業,綜合競爭力全國第二。區域中心規劃建設9個公共技術平臺,總投資額約10億元。其中,核酸藥物技術創新平臺、生物制品檢測平臺等4個技術平臺已基本建成,細胞藥物技術平臺即將建成啟用,小分子藥物概念驗證平臺、合成生物學平臺啟動建設中,將充分助力生物醫藥企業創新發展。
未來,區域中心還將如何發揮優勢,助力更多高校實現原創技術產業化,讓我們拭目以待!
編輯 嚴春霞
2025年5月8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