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7日下午,園區“AI+政務”智能體培育技能競賽首場參賽輔導活動順利舉辦。活動圍繞競賽核心要點深度解讀,為各單位參賽隊伍明晰方向,助力更多“AI+政務”創新方案落地實踐。
業務主導建智能 門檻低易上手
本次競賽以“我的智能體,我培育”為核心主題,其背后折射出園區“AI+政務”技術應用的重要創新——智能體培育已不再是技術人員的“專屬領域”,業務人員憑借平臺工具即可完成流程操作。
輔導活動中,園區稅務局的實踐案例成為這一突破的生動注腳。據稅務局工作人員現場分享,在“個人所得稅”稅務服務場景中,一線業務人員無需依賴技術團隊,通過園區“人工智能+政務”聯合創新實驗室提供的智能體培育平臺,就能自主搭建智能服務流程,從梳理納稅人高頻咨詢問題(如專項附加扣除填報、退稅流程等),到將業務規則錄入平臺知識庫,再到調試智能體的問答邏輯,全程由稅務業務骨干主導完成。
“以前總覺得AI技術離業務很遠,現在才發現,我們熟悉的業務痛點、積累的工作經驗,正是培育智能體的‘核心素材’。”參與分享的稅務人員表示,平臺的可視化操作、預置業務模板等功能,讓“零技術基礎”的業務人員也能快速上手,真正實現“我的智能體,我設計、我培育、我應用”。
競賽聚焦實戰題 平臺全程來護航
輔導活動中,組委會詳細解讀了競賽核心內容,強調本次競賽并非“技術比拼”,而是聚焦“實際業務痛點解決”,并依托專屬平臺為參賽隊伍提供全流程支持。
競賽推薦使用由園區“人工智能+政務”聯合創新實驗室研發的智能體培育平臺及配套知識庫工具。該平臺已完成多輪迭代優化,具備技術門檻低、操作可視化、創新培育理念、本地化部署四大核心優勢。
今年以來,該平臺已在園區人社局“勞動關系智能問數”、稅務局“個人所得稅服務”等場景落地應用,驗證了其穩定性和實用性。
目前,競賽報名已正式啟動,截止至8月底。各單位可聯系園區大數據管理中心黨支部咨詢詳情,共同探索AI賦能政務服務的新路徑,讓更多“業務主導、實用高效”的智能體助力園區政務服務升級。
編輯 園網
2025年8月11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