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蘇州工業園區唯亭街道“澄南就事”新業態調解工作室成功化解一起快遞員討薪糾紛,幫助離職快遞員王某拿到被拖欠的工資,一場持續一個多月的討薪難題就此畫上句號。
此前,快遞員王某從某快遞公司離職后,公司以“結薪周期45天”為由,拖欠其工資未及時支付。王某向調解工作室求助后,調解員采用“背對背”調解方式,一方面指導王某搜集證據,一方面向公司負責人張某普及法律法規中關于工資支付的相關規定。經溝通,張某承諾月底支付工資,王某表示同意。
然而,到了約定時間,王某仍未收到工資,且聽聞所在站點可能撤點或轉讓。調解員得知后,及時通過電話安撫并明確告知,即便站點轉讓,用人單位或勞務關系相對方仍需承擔支付義務。同時,建議其準備勞動仲裁材料,必要時可申請法律援助。經過調解員多輪反復溝通,該公司最終向王某支付了全額工資。
這起糾紛的化解,是唯亭街道構建新業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機制、維護新業態就業群體合法權益的生動縮影。
近年來,唯亭街道主動作為,打出一套維護新業態就業群體權益的“組合拳”:將普法陣地前移至新業態就業群體聚集地,在“幸福集市”、招聘會設便民攤位,組織法律團隊提供咨詢解答服務。邀請基層派出所辦案專家、專業律師,深入新業態公司常態化開展普法宣傳活動近40場,著力提升公司依法經營意識和職工權益自我保護能力。還靶向解紛構建閉環治理機制,在零工市場設“澄南就事”調解工作室,堅持“前端排查,源頭處理,四方協同,要素會辦”,構建從風險預防到受理會辦的全流程解紛閉環。在此基礎上,細化調解路徑,成立新業態調解工作室,靶向聚焦轄區內新業態勞動爭議,提供更精準、更高效的解紛服務。今年以來,該工作室已成功調處新業態領域糾紛15件。
記者 董捷 通訊員 夷亭軒
《姑蘇晚報》2025年08月11日A07版